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全国百强高校;是国内首批招生电化教育专业学生的4所高校之一。
信息传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电教中心;2000年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4年中心成为浙江省高校首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更名为信息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中心通过验收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中心获批为“十二五”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
【大字幕】建设理念: 一体化 多层次 开放式
示范中心依托教育技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本科专业,构建了文、理、艺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示范中心聚焦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传播技能为核心,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实验教学始终,不断深化“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应用拓展”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大字幕】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业绩突出
学校不断加强示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实验教师、技术人员98人,其中正高职称16人、副高职称26人;博士41人、硕士52人。拥有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示范中心聘请了一批业内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不定期来校授课、指导。
2016年以来,示范中心教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55项,项目经费511万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5篇,出版专著13部,获专利58项。
【大字幕】实验资源:设施先进 开放共享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持续投入经费支持。示范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7500平方米,教学设备6600余台(件),设备资产总值3100多万元。建有影像传播类实验室9个、多媒体与网络传播类实验室5个、信息传播实践基地7个、工作室8个。
示范中心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承担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的160多门实验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移动学习》《数码摄影》等近20门公共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实验教学35万人时数。承担学校300多间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网络课程技术支持、在线开放课程摄制等教育技术支撑工作。
【大字幕】主要特色:打造“三个平台” 强化示范引领
自成立以来,示范中心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研究、探索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以高水平实验教学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精心打造“三个平台”,走特色发展之路。
1.打造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2002年开始,中心发起并承办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每一届参赛学生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全省80余所高校近1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示范中心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5年来,参加竞赛70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780多人次。学生作品曾获好莱坞国际独立纪录片奖,集美双栖青年影展最佳探索奖,ONESHOW中华青年创意大赛银奖,入围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纪录片单元,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
2.打造项目培育平台,深化教学改革建设。示范中心以工作室为载体,做好项目申报和培育,教师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团队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带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学生积极承担传统村落保护与景观文化设计、美丽乡村风景线景观文化设计和新城区景观文化设计等项目,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团队获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多项,指导的学生获省级以上课题多项,在学科竞赛中也多次获奖。5年来,该团队完成了20余项横向服务项目,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 “非遗”保护团队完成了12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申报片的摄制,“婺州窑衢州白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挖掘与创意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示范中心实践育人的一大特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年度大戏”,2011年开始,《赵氏孤儿》《金锁记》《月圆花好》《你好,人间》等7部“年度大戏”在中心上演,学生的表导演、拍摄、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该项目实现了理论教学、文学创作、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教改成果显著。
3. 打造信息传播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示范中心积极助推浙江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发了全国领先的教育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并顺应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系统升级。每年完成全省300多万人次的高考、学考选考、高校提前招生、专升本的报名、查分、网上志愿填报工作。示范中心的数字演播大厅、摄影实验室等影像传播、信息传播平台,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宽阔的实践舞台,“年度大戏”每年上演10余场,每年观映人数达2500余人,丰富了校园文化及金华城市文化,在全校、全省高校形成了广泛影响。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团队的师生将专业技能展现在“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希望之光—施光南故里景观提升、最美罗电线提升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项目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了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项目的实施深受地方欢迎,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示范中心成立以来,不断拓展交流空间,形成了多方位、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格局。已与南非、乌克兰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举办或承办高端学术会议,增进了学术交流,扩大了学术影响;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类培训,服务地方人才建设;与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金华广播电视总台、金华横店影视城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共创精品栏目、共享优质资源;先后接待境内外来宾1500余人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了同类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创新发展,砥砺前行。信息传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